今汽车的轮端轴承都是终身免维护的,也就是说设计寿命至少要等同于汽车的寿命。但设计寿命与实际寿命毕竟是两回事,毕竟运行环境的不同会改变轴承的使用寿命。若套用K15法则那么当轴承的运行温度每提高15度,寿命就会减半。如一款轴承的设计寿命为20万公里,理想运行温度为30度。
那么当运行温度上升到45度时,这款轴承的实际寿命会降低至10万公里。当然影响轴承寿命的其它因素还有很多,如润滑、承受载荷情况、轴孔配合、环境清洁度、密封条件等等,这些参数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轴承的实际寿命。所以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能看到有些车的轮端轴承跑几十万公里都不会出问题,有些可能6、7万公里就坏了。
滚珠、滚针轴承都是滚动轴承。与曲轴上所使用的滑动轴承(轴瓦)相比较,运行时所产生的磨损量更大,因为滑动轴承在运行时摩擦面之间会被加压的机油所隔离(所谓的油膜),机油起到了支撑、分离两个存在摩擦的金属表面。所以磨损量很低,只要定期更换机油即可,因为在高温、高载荷(活塞上下时的冲击)的环境下运行对润滑介质机油的影响很大。
所以采用滑动轴承(静压)的部位需要定期更换润滑介质,而不需要换轴瓦(烧瓦的属于意外)。但汽车的轮端轴承则不同,家用车型的运行工况单一,载荷不大(虽然家用车普遍一吨多,但在机械层面这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),转速偏低。虽然现如今的发动机峰值转速能接近6000转,但经过变速箱及尾牙后传到轮端也就1000多转(传动比=挡齿轮比*尾牙齿轮比)。
所以轮端轴承的运行环境远比曲轴轴瓦更理想,所以现如今的轮端轴承的设计寿命至少在15万公里以上。当然设计寿命与实际寿命是两回事,一台发动机的设计寿命一般也就在15-25万公里,但实际寿命甚至能达到上百万公里,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寿命都是保守的。换句话说轮端轴承只要密封方面不出现问题,那么内部的润滑脂就能长期保持润滑能力。
所以汽车轮端轴承也不必维护、维修,因为拆解开的同时也必然破坏密封,这就好比很多防水手表在换电池后就不风水了,几乎是一样的道理。小车轮端轴承与大货车的毕竟不同,载荷量差异巨大。所以大货车用的轴承(一般是滚针,线比点承载强),也需要定期拆卸打黄油。但小车的轮端轴承载荷很轻,又是密封设计,只要不是受到猛烈的冲击,原车轴承一般不会坏。
一台车轮端轴承的运行温度一般不必太过于理会,因为一台车在投放市场前会针对市场所在的环境进行测试,其次汽车轮端轴承的转速可控(2000转以内,注意是轮端而不是发动机转速),所以很难在运行时突破温度上限。环境清洁及润滑一般来说对小车轴承的影响也不大,毕竟是采用相对密封的设计还是能隔绝大部分灰尘、水分的,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涉水行驶后尽量跑一段时间后再熄火,尽可能地将水分蒸发。
毕竟水分有可能渗入轴承内部导致润滑油发生乳化(乳化是油碰水后最难以避免的状态变化),从而失去润滑能力。实际上最容易导致轴承损坏的原因是冲击,比如经常车子经常会压到坑,或者是频繁地往马路牙子上顶、啃马路牙子,再一点就是轮胎侧面与硬物发生碰撞,这些方式最容易导致轮端轴承的损坏。说到底轮端轴承最怕硬冲击,容易导致轴承、滚珠的变形。
这也是为什么发动机曲轴不用滚动轴承而选择滑动轴承(轴瓦)的原因,滚动轴承很怕冲击,其次在高温、高转速的条件下润滑脂的润滑效果很差。而并非是因为曲轴一拐一拐的形状导致滚动轴承套不上,现在很多朋友都有这种错误的认知。实际上滚动轴承分整体式与剖分式,如上图所示的其实就是一个剖分式轴承,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,可用于各种形状怪异的转动轴上。所以汽车发动机曲轴不用滚动轴承并不是因为套不上,而是根本承受不住高转速时活塞频繁上下行的冲击,不容易解决润滑问题罢了。